洪门华侨致公标志
     

 
           
 
 

 

一本“党证”引出的历史

 

◆ 王起鹍  ◆

【更改字体样式: 】  

     

一本“党证”引出的历史

――写在中国致公党成立90周年之际

厦门 王起鹍

一年前,工作在美国的缅甸华侨、旧金山五洲洪门致公总堂副会长黄民强告诉我,他家里收藏有一本中国致公党的“党证”,至到不久前,我才见到这本“党证”的复印件。“党证”已经陈旧,字体较为模糊,但还是能从中找到90年前中国致公党成立后的历史印记,或许在四万多致公党党员中,我是第一个见到这本“党证”的真面目,借此更愿意与同仁们共同分享那段“党证”后面似乎将被人遗忘的历史与秘密……

党旗与党徽

              
                                  中国致公党党证封面与封底  

关于中国致公党的党旗(井字旗),我在《简述致公党在国内成立最早的基层组织》的文章中做过介绍,其中1931年致公党驻香港支部成立时的职员合影,是我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党旗实样(此党旗又称“井字旗”,1906年,在讨论中华民国国旗时,孙中山主张青天白日旗,而黄兴主张用井字旗,认为青天白日旗旗的形式不美,并认为与日本太阳旗很相似,有日本并华之嫌。双方争执不下,孙中山坚持己见,黄兴力争不得,甚至大怒,誓言要脱离同盟会籍。)关于党旗的历史,陈昌福教授还写了题为《井字旗——历史上致公党的党旗》做了论述。

此次,当我见到印制在这本“党证”封面上的中国致公党的党旗时,感到非常的惊喜,因为这面“党旗”比1931年发现的“党旗”历史又前移了5年。党证上与致公党的“党旗”并排挂在右边的是中华民国的“五色旗”,两面旗帜酷似迎风飘扬显得壮丽。“五色旗”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曾作为中华民国建国之初的国旗。

在其两面旗帜下方写有显目的“中国致公党”五个大字,而“党证”二字颜色比较暗淡。

更引起我注意的是“党证”二字下方的图标,两边相随的麦穗把“井”字包在中间,让我马上联想起这图标就是中国致公党早期的“党徽”,严格的说,“党证”上一般都有“党徽”做其标志,如中国国民党初期的党证,除了青天白日旗之外,也有圆形为(青天白日)的党徽。中国致公党从创立那天起,就把“耕者有其田”纳入自己的政治纲领,把党徽设计为“麦穗”和“井字”相对应,说明中国致公党代表着农民的利益,因为早期流入海外的洪门人士曾经是出身在中国的农民,此党徽也代表了中国致公党人的一种信仰。

“党徽”的重现,学者们也应当把原本以“井”字象征政纲的“党旗”和“党徽”再次分别来探讨了,“党旗” ≠“党徽”,这本党证为我们解开了秘密。

我找出一本早期的国民党党证来对比,中国致公党党证设计上与国民党党证有许多类同之处,因为陈炯明作为国民党将领,曾经跟随孙中山十几年,1922年(6.16)前,在军事上陈炯明一直是孙中山得力助手之一、麾下难得的猛将。

圆规与尺规

由于1925年建立的中国致公党,是在五洲洪门致公总堂的基础上改堂为党,因此在致公党党内仍然保留许多始终抹不掉的“洪门”的痕迹,包括中国致公党的这本“党证”,在这本党证的背面,仍然保留着洪门致公堂的“圆规与尺规”的标志,并把“四海皆兄弟”的洪门兄弟常用的口号也印制在“规、尺”标志之间,设计彼为精巧,无不体现“改堂为党”、“党堂并存”的历史实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圆规与标尺”中间的英文“G”,以中文“公”字代替,这是我第一次所见到的“规、尺”图标,更证明了我曾经提出的洪门组织标志中“G”字,应当是“公”字的拼音。150多年前,当时移民美洲的华人多数是担任建筑铁路的奴工,为了使1848年成立的洪门会堂得到合法的掩护,他们借用了洋人自由美生会的标志,洪顺堂的大佬们还通令美洲各地的洪门会堂,均冠以自由美生会的规尺为标记,而后流传至今海外各地洪门组织沿用。

虽然都用“G“字,但西方的G字是God(神、上帝之意思),而洪门组织标志中的“G”应当是“公”的拼音或替代字了,这也才能符合当时生活在西方的华侨华人社团、洪门组织爱国爱乡、热爱中华文化、守纪奉公的初衷与精神……

党部与堂口

党证内页除了中国致公党总理陈炯明的肖像之外,还有由“中国致公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放给XXX党员的收执,大印是“中国致公党”之印,再现了中国致公党在旧金山成立总部之后,其组织和党员的发展工作便由致公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这等同于大印(大权)掌握在香港的陈炯明总理手里,但工作是由致公党中央总部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等常设机构处理,因此按照当时五洲洪门致公堂的组织结构的布局,这个中央执行委员会只能是负责到美洲、中南美洲的洪门堂口,而要在香港、南洋一带发展组织和党员非常之困难,因为自“改堂为党”之后,“党”是建在“堂”内,更何况各地的致公堂都是洪顺堂(二房)的嫡系,是先“开堂”还是先“建党”?党与堂之间存在诸多难“合二而一”的矛盾。曾经多次跟随、资助孙中山鼓吹革命,并积极游说、参加筹建中国致公党的黄三德,在中国致公党成立之后,只能把精力投向堂口的工作,因此,“一大”之后,要真正推动“改堂为党”的工作,或要想按照陈炯明的“三建主义”思想发展组织的难度便可想而知了……

致公与要则

党证中写明了十条“要则“是必须由党员遵守的,在党证的本党来历中写道:“美洲致公堂是洪门团体,洪门是中国民族主义的革命团体,历史之长,奋斗之久,世无伦匹,清季革命成功实为原动力。

“要则”还强调:“现致公党发起改组政党,推举陈总理为党魁创立本党新使命,领导国内外同志齐集三建主义之下,对于中国问题,亚洲问题,世界问题共同努力,完成解决的答案是为致公党的新使命”。“要则”内容也包涵了陈炯明的“建国主义、建亚主义、建世主义”思想。

在第二部分“本党新使命”中写道:“尚公精神,万恶起於私,万善出於公,无论何种制度以达到大公为原则。”详细琢磨这条党的新使命,让我觉得其字句内涵是对“致公”二字的来历和解释,或许这才是洪门人士在那个“帮派、堂斗”激烈的背景下,为什么将洪顺堂更名为“致公堂”的意义所在,更符合洪门堂口的宗旨,并也要求新建立的致公党组织和党员发扬“致公”的传统精神,只能做善,不能做恶,以达到大公为目的,或许这也是当今致公党同仁应当保持的品德与作风。

当然,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提出的“致力为公”,是要我们在继承和发扬“致公”的优良传统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提出了“致力为公,参政兴国”、 “致力为公、侨海报国”具有与时共进之内容,以适应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致公党党证内页

中国国民党党证、党徽

1922年的中国国民党党证

中国国民党党证与党徽

(作者: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原致公党厦门市委会副主委、市侨联副主席)

 

 


  ★ 揭开陈炯明留在中国致公党的史迹--纪念陈炯明逝世80周年
  ★  简述致公党在国内成立最早的基层组织
  ★ 中国致公党早期领导人司徒俊葱的点滴史迹
  ★ 画说《公论晨报》到《中国致公》的历史渊源
   浅述司徒美堂的洪门、华侨、致公之路―――纪念司徒美堂诞辰145周年  
  ★ 
开国大典站在毛泽东身旁的并非司徒美堂
   

 
 

仅供参考   请勿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