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华侨致公标志
     
       
 
           
 
 


菲律宾、缅甸华人社会之比较


 

◆ 王起鹍  ◆

【更改字体样式: 】  

今年2月份到缅甸参加四场的华人社团的活动,6月底赴菲律宾参加三场社团活动,在有针对性的访问了两国华人社团的老侨、新侨及不同层次的华人华侨之后……

华人社会之比较

在菲律宾的华人义务消防队及其ASSN志愿消防队标志

缅甸华人社会,在对待缅甸的改革开放比较保守,或许受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反华排华的冲击,华侨华人(特别老华侨华人)处事谨慎;上一世纪,缅华社会由于“红派”(亲大陆)、“白派”(亲台湾)内斗不断,加上中国“红色革命”的输入,使缅华社会侨团进入一场空前的“乱像”,当时的红色中国在维持“五项原则”同时,又把“革命”“输入”缅甸,当政府遇到粮荒之际,把社会矛盾转嫁给华人社会,反华排华由此产生,学校、会馆、报社被收归国有,中国驻外使馆无能为力,一批受保护的“侨领”顺利回到中国,华侨社会成了群龙无首,之后大面积的排华从此开始……

缅甸军政府的统治,华文、华报、华社、华校仍然被限制之列,华人华侨曾经要求中国驻缅使领馆,期盼能归还被没收的侨团财产,然而事与愿违……

调任到缅甸使领馆工作,国内官员不是都愿意去的,比起欧美或其他国家的使领馆,是比较艰苦的,到缅甸工作倒不如说是“混日子”,赴宴会赶场,讲讲几句话,也是一种“关怀”,没有深入基层,信息不畅,威信不足,工作热情、待人接物可想而知了……

加上种种历史原因,也造成缅华社会侨团之间的不和谐,如:2009年华人有关社团购地准备筹建华校(孔子课堂)校舍,至今(2013年)仍在“意见分析”之中……

我到菲律宾已是第四次,这几年华人社会最大变化就是处处充满活力。菲律宾是由多元民族、多元文化构成的国家,菲律宾华人的政治地位不是很高,但华人掌握着菲律宾的经济,虽然在历史上菲律宾政府也有着掀起反华意图,或出现过多起华人被劫杀绑票案件,但也只能是视为社会个案。记得20047月曾经有署名为“国际反共、反恐人民义勇军兼菲美友谊日委员会”的组织高呼“反贪污及贫穷、反红色中国入侵我们的土地、反中国奴役菲律宾人民、反恐怖主义及中国帝国主义”。同时,还号召民众参加反华大示威,矛头直指华人和中国,挑拨离间溢于言表。为了避免惨案发生,“菲华商联总会”与华社各主要团体负责人召开紧急座谈会,寻求对策。并派出代表向马尼拉警方陈情,要求警方以全局为重,积极干预并制止带有反华性质的公众活动。如果此事发生在缅甸,恐怕没有一个华人社团能挑担得起,使领馆也只能站在旁边看,后果恐怕是很难想像的。

新闻媒体与华文教育之差

菲律宾华人区义诊中心,很多菲律宾人在排队就诊,义诊中心的医生正给当地居民

我们参观华人会馆所到之处,当地民众以笑脸相迎

华人的新闻媒体是以此来宣传华人、服务华人、凝聚华人、鼓舞华人,团结更多的海外华人及传播华人正面、积极、主流的声音。

菲律宾的《世界日报》、《菲律宾商报》等中文日报能够保持至今天,而且能自由宣传不同的立场、观点。中菲为黄岩岛之争的新闻,菲律宾华文日报照样刊登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也证实华人社会在菲律宾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华文学校、华人医院、华人会馆、华人招牌商号到处可见。在中菲激烈“论战”之中,中国国内的许多民众担心菲律宾政府做出排华、反华举动,但菲律宾华人社会似乎毫不关心,多数认为那是政府的事,菲律宾总统、国防部长是“亲美派”,菲政府只是靠美国在挑事头,不担心会引起排华反华。

菲律宾华人社团在发扬自身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正在改变传统的组建方式,废除终身制,执行任期,虽然也存在矛盾分析,老华侨们依然热情满怀,新侨更是充满活力,许多年青人执掌社团领导工作。

五、六十年代,缅甸的华文报刊《人民报》、《仰光日报》及其他华文报刊占据了缅华社,如今看不到“曙光”的社团侨领们,是没有人会拿生命出来创办华文报纸,即便现在缅甸开放了报禁(言论自由)。如今只有2007年出版的中文版双月刊《金凤凰》,它遵循着“秉承‘友谊之桥梁、信息之平台、华教之园地’的办报宗旨”,在缅甸虽然发行数万份,面对含盖整个缅甸社会的缅文报刊和英文报刊宣扬的反华言论,华人社会是看不到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信息的。

在缅甸,自从华校被收归国有之后,再无兴起之日。虽然创办了不少华文学校(补习班),包括所开办的孔子课堂,是在当地政府官员“睁一眼闭一眼”之下,起到传授汉语而已,许多“学校”都不敢公开显挂牌照;华人商店也只能把中文商号挂在自家的办公室里,今年613日,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礼,官方通知所有中文牌号都要拆下。

在仰光市郊的礼居市,我曾经就读的中华学校是当地华侨华人创办的,收归国有后,几年前受到日本一家教育机构资助重建,而我们华人社团无动以衷,我们的使领馆全然不知。

可见,在改革开放、新闻自由的口号下,缅甸政府给了英、美、新加坡、日本不少自由,并没有给中国、华人社会什么自由,乃至新闻媒体、华文教育等等的自由。

华人形象与回馈社会

曾经就读的礼居中华学校,1968年收归国有为缅甸学校,图为2000年拍摄於学校旧址

2007年由日本捐资在原地重建的缅甸学校,下角图为该校内挂在墙上的“缅、日共建介绍”

菲律宾华人社团在菲律宾民众中的影响、形象是有目共睹的,菲华社会长期以来,在经商获利的同时十分注重对侨居国菲律宾社会、民众的回馈。华社三宝:即兴义诊,建消防,修农村校舍,菲律宾华社51年来捐建了5000多座校舍,惠及百万人,深受菲律宾底层社会民众的认同与赞许。

许多福建人生活在菲律宾,已经与菲律宾社会熔为一体,我们的车到任何华人社团参观,总会看到社团会所附近的菲律宾当地人自动为我们的车让路、或停靠。许多新移民,继承了老华侨的优良传统,注意与当地民众搞好关系。

而在缅甸,许多华人社团仍然是维持老观念,老的不愿退位,年青人不愿接班,改革开放后,国内的云南、福建大批人员通过边境进入缅甸谋生并“合法居留”。这些人多半稳定居留在曼德礼以上的缅甸北部,并逐渐自行结社或已进入当地老华社之中。

这些新移民到缅甸的同时也带去国内那种过分依赖金钱打通各种关系的陋习。他们长期都对所在地的警察局或是警察个人以金钱贿赂,以便日常遇到事情,不管有理或是无理都可让警察明显偏袒到他们一边,让缅甸民众永远处于弱势。加上华人缺乏自律、处事张扬都引发缅甸民众对华侨华人普遍反感,并存有仇视心态。

在仰光的华侨华人社团,历史悠久,名声显赫,为老一代华侨华人所看重,他们为个人能永久保留在社团的地位、职务,而不轻易让贤,吸纳年轻华裔或是新生力量担任职务,从而引发华人社会中相互的猜疑、排斥、拆台。同时华人社会对缅甸社会、民众的回馈与赠也十分有限,华社、华人形象不足于让缅甸当局、基层民众正视、认可。

菲律宾华人社团,许多中青年逐渐走上前台,而在缅甸新一代华裔子女多数采取回避态度,尽管他们个人与当局政界、军界关系良好,生意也十分成功,但对华社的平台从不看重,刻意疏远,可以说这些老华社由于封闭、自我、内耗而失去往日在华族中的号召力、影响力。

今年7月,菲律宾一些人又搞起所谓“菲律宾全球反华示威”,根本无法掀起风浪,更没有触动到华人社会;如果同样的示威游行移植缅甸,也许华人社会将再次受到冲击……
          
                写於2013年7月15日

       (作者:厦门政协特邀研究员、原致公党厦门市委副主委、市侨联副主席)

   


      

 揭开陈炯明留在中国致公党的史迹--纪念陈炯明逝世80周年

 浅述司徒美堂的洪门、华侨、致公之路―――纪念司徒美堂诞辰145周年

   ★ 开国大典站在毛泽东身旁的并非司徒美堂

    缅甸的开放和华人社会的酸甜苦辣

  ★   菲律宾、缅甸华人社会之比较

 

 
 
 
 
 
 
 
 

仅供参考   请勿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