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华人社团中政治色彩较浓的会党
王 进
 

【更改字体样式: 】  

     
  全世界华侨华人约3000多万。这个庞大的群体在世界各地并非孤立的、单独的存在,他们结成各种团体,形成了遍布全球的网络。据说现在海外华侨华人团体的总数已有9000多个,其中世界性的、影响较大的团体就有几十个。每个社团都聚集和联系着众多的华侨华人,很多华侨华人又往往分别参加一个或几个团体。这些海外侨团融入所在国家的社会,成为所在国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在扶助弱小、联络感情、开拓事业、调节纠纷等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并对所在国和祖(籍)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外侨团的分类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早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团大体被分为方言组织、宗亲组织和秘密会社三类;有的西方学者将华人社团分为传统主义、现代主义和激进主义三大系统,有的分为中式社团和西式社团两大类;有的学者将侨团按主要功能分成20类,除了传统分类之外,还分成武术团体、医药团体、艺术团体等等。一些国内学者将侨团分为血缘、地缘、业缘、会党和联谊等五类。台湾侨史学界则将侨团分为综合团体、乡族团体、社会团体、职业团体、文教团体、政治团体、救国团体等七大类。在名目繁多、见仁见智的分类中,最基本的有三种,即地缘性组织、血缘性组织、业缘性组织。
  血缘性团体又多称宗亲会馆。业缘性团体即人们常说的行业商会、行业公会等华人华侨商会对内协调华人社会的内部矛盾,对外则代表华人权益,在所有会馆和社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除了地缘、血缘和业缘这三种基本形态的社团之外,还有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会党组织,例如成立于1894年的兴中会、成立于1949年的马华公会等等。其中历史悠久、活动广泛和影响深远的,首推洪门及其派生组织。洪门又名天地会、三点会、三合会、Saik党、民治党、致公党。早在1799年,英属槟榔屿政府就发现天地会活动的记载。在新加坡,1841年以有天地会成员1万多人,1850年发展到2万多人,参加会党的占当时当地华侨的70%。1852年,天地会已在美国旧金山矿区开山立堂了。1903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致公堂者,……各埠皆有,……全美十余万人中,其挂名籍于致公者,殆十而七、八。”孙中山先生与洪门的关系始于1886年,并于1904年1月11日正式加入致公堂。1904年春,孙中山先生赴美国从事革命活动被美国移民局拘留,经旧金山致公堂大佬黄三德奔走营救获释。孙先生获释后,从5月开始,给予黄三德等人一道,研究致公堂的改造问题,并亲手制定致公堂新章规程,把“驱除异族,光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写入致公堂宗旨,同时南洋Saik党也以“万国山、忠義堂、珠江水、白云香”作山头诀,以附合洪門开堂传统“山”、“堂”、“水”、“香”之规,同时,将洪門原宗旨“反清复明”改為“护民辅国”写入Saik党宗旨,给这个返清复明的秘密会党注入了民主革命的新鲜血液。海外洪门组织成员至1933年约有40余万人,辛亥革命之后,随着国内政治风云变幻,海外的洪门组织时合时分,多次变更名称,情形十分复杂。1945年3月12日,在美国纽约召开了“美洲洪门恳亲大会”,决定将洪门致公堂该称为中国洪门致公党,司徒美堂当选为全美总部主席。1946年7月,中国洪门全球恳亲大会在上海举行,决定成立中国洪门民治党,选举司徒美堂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由于国民党的干扰和浓厚的帮会的色彩作怪,该党很快发生分裂,1947年7月,司徒美堂先生发表《脱离民治党声明》,之后又参加了新政协。目前,海外的一些洪门组织依然称中国洪门民治党,如美国旧金山、纽约、华盛顿、波士顿以及加拿大、秘鲁、牙买加、墨西哥、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组织。 (
王进 整理)
上图:1907年孙中山与参加黄冈起义的部分洪门人士、华侨华人在新加坡合影


 

仅供参考   请勿复制